追忆部队里的那段军人生活之(三)
![]() 今年是共和国建军98周年,也是我参军入伍的第47个年头。前天接到了老战友王建军的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再次勾起了47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军队岁月,让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下一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建军节了,以此作为向我心中伟大的节日——“八一”建军节致以军人的敬礼!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国际金融中心。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符号,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三)警卫工体场
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很快就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了北京卫戍区警卫二师四团一营二连六班,驻地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警卫目标是北京工人体育场及举办大型活动期间的警卫安全。北京工人体育场,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紧邻工人体育馆和新老使馆区。1959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兴建,是北京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之一,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该场包括3组建筑群,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和游泳场。它的中心运动场拥有24个看台,能容纳8万多观众,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时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我们二连就住在二十一看台,连长叫苗二元,指导员叫江涛,副连长叫陈林基,另外还有一个姓崔的副连长。二排长叫郭占斌,河南长葛人。我们六班长是山西人,七三年兵,大个子,对新战士特别好,有一种长者的耐心和宽容,很受大家的尊重。副班长是河北人,七五年兵,做人特别实在。剩下两个老兵是七三年入伍的,都是山西人。还有河北七六年的老兵刘文武、七七年老兵习存有,安徽七五年老兵张立武,山东七六年的老兵管洪民。剩下就是我们三个新兵,河北两个,一个叫刘建中,一个叫阎春记,由于在北京卫戍区,新兵对老兵特别尊重,都称呼“老同志”,从不叫老兵名字,故此,时间长了,那些人的名字也没有记下来,令人十分遗憾。 我们二连警卫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保证工人体育场馆等建筑物的安全;二是保证体育场馆、游泳池等大型活动和外事活动的安全;三是临时担负重大外事活动,保证路线勤务的安全。 北京工人体育场,正门北大门是一组意气风发的运动员雕塑群像,迎面矗立。广场两侧建有国旗区,40根高达12米的旗杆围成一个圆形。乳白色的体育场外墙,采用现代化新型雕塑喷涂工艺装饰,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门窗,点缀其间,庄重典雅。体育场中央,是绿草覆盖着的足球场。8条400米长的红色塑胶跑道环绕一周。四面看台上是红、绿、蓝、黄、棕5色玻璃钢座椅,色彩明丽夺目,看台上方覆盖着大罩棚,其中东西罩棚挑梁悬空向内延伸至18米,上面安装了352个高压铸铝金属卤化物灯,夜晚比赛时,灯光全部开启,场内亮如白昼。场内音响设备,均匀地悬挂在罩棚下,声音清晰、柔和、悦耳。主席台用平山红大理石装饰,两侧有50间观察室,室内装有现代化通讯设备,记者可以从这里向世界各地传递比赛信息。在体育场南端的看台上,有亚洲最大的电子显示装置,它的长度为44米,高度是11米。彩色大屏幕的显示面积是98平方米, 能从不同角度显示运动场上角逐的情景,是当年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 体育场拥有24个看台,有能容纳4支球队的高标准休息室,室内设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设备。4个休息室每间都有100平方米;两个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测中心、医务室和国际体育组织特派员工作间。新闻中心,内设同声传译设备。在二楼邻近主席台的右侧看台上,开辟了400个文字记者坐席,每个记者座位下都附有电源和电话插孔。体育场建筑物的警卫,是按一般警卫要求布局的,主要由部队军事部门保卫和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管理两部分构成。 我们警卫二连连部和一营营部就设在21看台,警卫兵力约一百五十多人,平时只安排大门警卫和流动巡逻,由于北京卫戍区受中央警卫局和北京军区双重领导,没有外事活动,警卫连一般不参加。体育场工作人员有一百多人,主要负责体育场、馆、游泳馆日常体育活动和其他接待任务。 警卫体育场、馆、游泳馆的重大活动安全,是我们警卫连的主要警卫任务,警卫任务由中央警卫局分级下达。警卫目标一般设固定警卫岗和流动警卫岗,固定警卫岗主要设在看台口、看台区一角或主席台左右。流动警务岗主要设在看台外广场,或看台走廊或过道上。警卫分为便衣岗和武装岗。警卫便衣装备,每个战士都予以配发,当时的主色调,为灰黑色和深蓝色,样式为中山装,融合了北京人穿衣大方、朴素的风格。每个看台和区域,由武警战士、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街道居委会服务成员,按便衣暗哨和武装明岗组成警卫区,分片进行警卫。在我国,由于警卫工作人力投入多,组织严密,警卫人员素质高,建国以来很少发生过警卫目标失控的现象。 我们从一九七八年四月开始,进驻北京工人体育场,连队总共只呆了两年,由于我长期在营、团、师部报道组生活,在这里参与的警卫活动很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这么几次,一次是大约一九七八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我上岗以来担任的第一次警卫任务,我被安排在主席台的左前方的固定岗哨上,那时的事什么也记不起来了,一方面可能是警卫人员注意力相当集中,大脑其他思维几乎在静止状态。一方面可能时间长了,记忆信号的消失。只知道当时参加大会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李先念、王震、邓颖超、万里、倪志富、陈锡联、李德生、纪登奎等,看台上座无虚席,党日大会的警卫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次是1979年9月15日,第四届全运会在这里举行。我们除参加全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这样的大型活动外,警卫任务十分繁重,几乎天天不能休息,各种体育比赛不断,大约持续了十多天,虽然大型警卫任务不是我们一个连队来完成,但在我们驻地,其他体育比赛也要警卫。还包括售票处、活动结束时的人员疏散等工作,这是我这几年警卫工作中担负最为繁重的一次警卫任务。还有一次,是中英足球邀请赛,这在当时,还算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当时,中国的群众性足球运动刚刚兴起,观众对观看足球比赛的愿望十分强烈,票价一路走好,供不应求。只记得中英最后的一场比赛,英国国家足球队以五比零大胜中国国家足球队,看台观众当时有点失控,但散场后一会儿人员就被疏散了。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我先后三次担任看台大门的警卫岗,有幸见证了乡党陕西女排队员的风采,与歌唱家李双江、耿莲凤亲自对话,目睹了穆铁柱的大脚。一九七八年左右,陕西女排曾经是雄霸中国女排联赛的冠军球队,她们一次与日本女排进行友好邀请赛,在出入大门时,从语言交往中得知我们是陕西乡党,大家都十分激动,我问她们有无商洛籍排球运动员,她们回答:女排没有,男排有一个丹凤县和一个柞水县的运动员。由于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互致问候,握手告别。还有一次是十月一日国庆节,体育馆举行大型歌舞晚会,当时马季、李谷一、马玉涛、李双江、耿莲凤等都来演出,演出刚开始,一个年轻女士向我奔来,她告诉我,她是耿莲凤的妹妹,要求进去。我告诉她,按规定必须凭票进入,而且必须走观众出入的大门。但毕竟是名人,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工作人员,过了一会儿,耿莲凤就将她的妹妹领了进去。演出开始后,李双江也急冲冲走到我的面前,由于他是军队歌手,说话特别和气,他告诉我:他的一个黑龙江乡党远道而来,一会要来观看演出,请关照一下,我记住了他告诉我的这个朋友的一些特征,然后欣然同意了李双江的请求。 这一年,在一次中国国家篮球队和南斯拉夫国家篮球队的比赛中,我近距离的见到了当时亚洲的第一中锋,国家篮球运动员穆铁柱和他的队友。 穆铁柱(1949年-2008年),著名篮球运动员,原中国国家篮球队中锋,身高2米28。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界穆铁柱可称得上顶梁柱,他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入济南军区篮球队,后加入“八一”篮球队,再加入中国国家篮球队,在20年的篮球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同时,在那个时代,也被誉为了“亚洲第一篮球中锋”,在当时成为了篮坛的“巨无霸”,也曾是中国篮球界的神话。在世界篮球场上的大个头群里,他更称得上是名“巨人”。这一天,两国篮球比赛是在晚上进行的,比赛结束后,观众都纷纷离去,就在这时,穆铁柱和他的队友走了出来,当时,我真被这位巨人震撼了,仰着头,扫了一眼穆铁柱后,视线迅速停留在了他那双大脚上,让人看了极不舒服,那简直是一个小簸箕,那个小簸箕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了。 在中美关系大事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九七一年七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首次访华。一九七二年二月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福特总统应邀访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一九七九年一、二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也就是这一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的前夕,我们担负了邓小平副总理去美国大使馆的路线警卫勤务。当时,按中央警卫局通知,十点前警卫部署完毕,两点钟警卫解除。就在车队经过我这一段警卫目标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路边突然闯出一个人,直奔马路中央,我立即狂奔过去,一把抓住了这个人的领口,他当时也吓得目瞪口呆。我把他带出了路线中央地段,交给了公安人员,后来,经过调查,原来是一个横穿马路的行人,没有注意到来往车队,酿成了我这一惊。到下午五时,警卫才宣布解除,我们整整一天没有离开警卫目标一步,最后,饿着肚子步行十多里地才在连队吃上了晚饭。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