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文化协会 [加入收藏]
商州民间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家谱 >

山阳姓氏文化探源

时间:2020-12-10 08:16来源:原创 作者:秦楚玉言 点击:
山阳姓氏文化探源 山阳县历史悠久,自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丰阳县,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山阳县,县城地处商山之南,故名。金废县为镇,属上洛县。元复设丰阳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为山阳县,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 山阳姓氏之源 大体来看
山阳姓氏文化探源

      山阳县历史悠久,自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丰阳县,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山阳县,县城地处商山之南,故名。金废县为镇,属上洛县。元复设丰阳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为山阳县,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
山阳姓氏之源
       大体来看,山阳各姓氏得姓之源主要有几种:
       ——以国为姓。如陈姓,周武王灭商朝后,封胡公满于陈,建立陈国,后代以陈为姓。同类还有黄、苏、吴、谢、许、刘、郑、周、蔡、施、郭、曾、朱等姓。
       ——以封邑或居地为姓。如叶姓,春秋时楚昭王封沈诸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他的子孙便以封邑为姓。同类还有杨、高、钟、范、蒋、潘、温、杜、欧阳等姓。
       ——以祖先名字为姓。如柯姓,春秋时吴国国王有个儿子叫柯卢,后来柯卢的后代为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同类还有颜、孙、董、卓、石、佘、安等姓。
       ——以官职为姓。如李姓,皋陶曾任尧、舜时理官。其子孙世袭理官之职,历虞、夏、商三朝代,到了商朝其后裔便以官职为姓。同类还有王、吕、史、凌等姓。
       ——赐姓或改姓。如何姓,本姓韩。战国末年韩国被秦国灭掉,其子孙逃亡到江淮地区避难,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后来字随音变,这些姓韩的人就变成何姓。明朝时,吐蕃宣慰使锁南之子铭归,任何州卫指挥同知,被朝廷赐姓何。同类还有洪、田等姓。  
       上述各姓氏得姓之源只是作个大体的归类,因为有的姓氏姓源十分复杂,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来源,并非以一种来源能够概括,仅是择出主要来源。但是,从一些民间族谱或姓氏文史资料中,我们或多或少发现,有的姓氏对祖先的追溯过于牵强附会,导致与同姓族谱所载史料相矛盾。有的姓氏在谱牒中把人物的官职夸大,出现与史实不符。这些疑误都值得商榷和考究。  
        据1985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236姓。这些姓中,人数在二万以上的有张、陈、杨、王四姓;一至二万人的有吴、刘、何、周四姓;五千至一万人的有阮、朱二姓。
       据姓氏族谱及有关史志资料记载,山阳各姓氏祖先大部分是由下列历次移民潮进入山阳。
山阳下湖人与本地人
       据县志记载,宋朝初置山阳县时,县民不足一万,迨至清初又减一半,全县人口不过五千。此后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元源于迁徙移民。明末清初,山西移民和江淮流民先后进入陕南,来山阳垦荒定居。据清道光年间《秦疆治略》载:“山阳向来树木丛杂,人烟稀少,不过一万余口,近来各省客民渐来开山,加至十倍之多。”这些“客民”是从哪儿来的呢?由于山阳人历史上南北移民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本地人”和“下湖人”,也早就了山阳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是来自北人后裔的“本地人”,包括明代以前的本县老户、明清两代流徙山阳的山西移民和清代以后迁进山阳的北方人。据1985年调查,全县自称“本地人”者近十二万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三,这三种人中,数量居多的是山西移民。据《明实录》、《日知录》记载:元朝末年,蒙古贵族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压榨,加上水旱蝗灾严重,兵燹四起,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北方赤地千里,路断人稀。明朝建立后,决定实行“移民屯田”政策,恢复北方生产。当时山西南部受害较小,人口稠密,加上很多难民流落在此,压力很大。明政府决定在山西洪洞的广济寺(位于大槐树下)设置移民局,征集移民,办理迁发手续。同时号召地方官吏带头移民,并给予种种优待,明洪武二年、九年、二十二年以及永乐年间多次出现官方移民情况。
       明洪武后期及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移民进入山阳。明成化年间,这些“大槐树人”在县城东街修建“山西会馆”,主神位塑三国时山西解州人关羽像,以倡忠义互济,防范异乡欺凌。据1985年调查,清代初期,由山西迁入山阳的计有二十多姓,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和色河、三里、五里、十里、过风楼、高坝、黄土包、洛峪、中村、银花乡的川道地带。
       二是来源于南方后裔的“下湖人”,包括明成化年间安置的荆襄流民、清乾隆间进山的江淮灾民和此后迁来的南方客民。据1985年统计,全县自称“下湖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十分之六。第一批“下湖人”主要荆襄流民。 明景泰年间,秦、楚、豫、蜀四省流民纷纷进入荆襄山区垦荒,因不堪苛捐杂税举行起义。荆襄起义失败后,无地流民为了生存,仍冒死进山垦荒,明王朝对此深以为忧,到丰阳、郧阳等地流民聚集点招抚。当时人心思定,愿受安抚,听从编入户籍。
       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明王朝据巡抚余子俊奏请,经布政使、按察使核准:“商山抵汉江一带,山林宽广,流民耕凿斯地为业,日盛一日,宜设州县以处之,守令以主之。”遂于荆襄增置山阳、白河、郧西等七县,安置一批荆襄流民,这即是本县最早的下湖人。他们分别居住在漫川、宽坪、照川等乡镇的川道地带;第二批进入山阳的下湖人是江淮灾民,他们于乾隆年间迁来,分居在鹘岭以南各地和鹘岭以北的山乡,土地少,条件差,生活贫困。康熙、雍正间众多湖广灾民星散进入金钱河上游,在鹘岭南部定居。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采用强迫手段,将江淮流域灾民(包括流民)驱赶到陕南山区。据乾隆《山阳县志》记载:当时迁居山阳的“新附之民,湖广、江南、河南共二千余户,江西、福建、广东共百余户,大半只身结伙,赁房侨居,又或携带家小,课买田地,筑室栖止。”
       乾隆末知县何树滋系湖北钟祥人,为同乡所请,于县城东关修筑“湖广会馆”(禹王宫),与本地人所修“山西会馆”遥相对应。大批“下湖人”进入山阳后,全县人口、耕地迅速增长,稻田大面积开垦,包谷大面积种植,许多荒山旷野乃至人迹罕至的地方得到开辟。尤其是开发金钱河水运,为生漆、桐油、药材、龙须草等土特产品开辟了市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正是由于南北移民入境定居,不仅使境内人口大增,而且带来了南北文化、艺术、习俗的相互交融,为山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山阳姓氏文史资料
       “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知世系”。山阳县政协为挖掘姓氏文化,近期 征集出版了《山阳姓氏》一书,涉及姓氏起源、发展和演变,还涉及到家教、家规、家风、习俗等史料,反映了一个地方人口、经济、文化、民俗、语言、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变,既有增强宗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之功效,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家族、宗族是社会和国家结构中以血缘为纽带的一个基础单元,一个地方的发展与变化,无不体现于各个姓氏宗族的世代奋进与拼搏,无不体现于各个姓氏宗族的文化传承与弘扬。善于形式文化资料的出版,对于开发山阳历史人文资源,凝聚山阳人乡情民情,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广大山阳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家风家教这一基础层面的传承与发扬。
       爱党爱国,敬祖旺族,饮水思源之信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之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礼重教之品性;勤劳淳朴、包容大度、谦和敦厚之风范。

(责任编辑: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